九、一境性

 

「一境性」,巴利語(ekaggatā),英文(one jing),就是心只取一個目標,這樣的狀態。「一」就是一個、單獨的。「境」就是目標、對象。「性」就是那種狀態。它的特相是不散亂。心一境性,是把心固定於所緣,是心跟對象結合的那種狀態。作用是能夠統一相應的名法。表現為平靜。在一切的心裡面,都有這種心理的作用,都有這種心所。正是由於有這種心所,所以心才能很成功的取得所緣,能夠平靜的看到所緣,看到對象,認知對象。心一境性能夠令心有專一的能力,執行把心專注於對象為作用。然而在定中在禪那當中,這種一境性它會變會很強,我們平時所說的定,戒定慧的定,其實是這種心所在起作用。在初禪當中。我們稱為五禪支的,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其中的一境性,就是這種心所。第二禪有三個禪支,第三禪有兩個禪支,第四禪有兩個禪支,任何的禪那必定有這個心所。雖然遍一切心都有,但這種心所對禪那所起的作用非常強,它可以使心能夠固定在目標上在所緣上,使心能夠維持不動;持續的維持不動,稱為一境性。如果我們了解了一境性它能夠起到的作用之後,這個對我們的修行非常有幫助。我們先從「一境性」這個字面來了解;(ekaggatā),(eka)就是「一個」單獨的、單一的。「境」就是所緣對象。「性」是狀態。我們培育定力,我們要提昇定力,很重要的是,就是要讓我們的心很單純。我們取的所緣也要單純要單一。而為什麼現代的人,特別是如果社會經驗越豐富的人,他要培育定力越難,明白嗎?為什麼?我們要培育定力,換而言之,就是我們要培育心單純的定在一個目標上;只要我們很穩固的定在一個目標上,這個就稱為定。所以,說起來很簡單,那做起來就要大家的功夫。這種功夫是什麼?就是定的功夫。在培育定的階段,我們可以很簡單;但要修觀的時候,我們要觀照的所緣很複雜,但修定呢?它是非常簡單,簡單到妳可以什麼東西都不用想,什麼東西都不用管,你只是去注意你的修行就可以了。你能夠取你的一個目標,比如說呼吸也好,呼吸是再簡單不過了,我們專注呼吸,我們不用任何的造作,我們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是不是?夠不夠簡單?如果我們的心只是持續的知道呼吸,能夠知道呼吸,心不會再想其他的東西,這就是一境性。不會想其他東西,能夠知道呼吸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這個就是定。同時,我們也要修止。止是什麼?《殊勝義註》裡面是指;把心平靜下來,把那些敵對的妄念平靜下來,這個叫止。我們說修止觀的止,就是把我們的心平靜下來。用什麼平靜呢?我們取一個修行的目標修行的所緣就像我們的呼吸一樣我們的心就定在那邊,使心平靜下來。心平靜下來,這個就是修止。我們的心持續去專注在呼吸上,專注在我們修行的目標上,這個就是定力。定力就是這樣培育起來的。甚至說修定沒有其他的竅門,竅門就是單純,什麼東西都不想,什麼東西都把它放下,只是密密切切的去觀照我們修行的目標我們禪修的業處,這個就是培育定力。因為有了定力,那種心是很強的,如果一個人他的一境性越強,就是他的定力越強,那麼他平時做的事情越穩,不會枯燥。當他要專注一樣東西,要很用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成功率會更高。這個道理大家都應該知道,一個人做事,他處事越穩,越沈穩越不會浮躁,反而他做的事情越定,做的事情越定,把握越大,對於修行更是如此。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禪修要修定,然後才修觀。因為我們禪修不只是修定,但是修定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過程,它的目地是為了修觀。因為要修觀,因為我們要觀照五蘊、世間法,這些無常、苦、無我的這些相,必須要有很強的心很專注的心;若心沒有專注;沒有力,那麼觀照的東西就不清楚。所以《清淨道論》把智慧比喻成一把寶劍,這把寶劍鋒不鋒利,一定在定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說:我們要培育戒定慧。其中的定,就是一境性。再說到八聖道,最後的一個聖道是什麼?正定。這正定的定,也就是這種心所,一境性。另外,我們說到的定根,說到的定力,五根五力當中的定根定力;說到七覺支裡面的定覺支,也是這種心所。因此我們要知道,在佛陀的教法裡面,定是多麼的重要。在修行的三大支柱,戒定慧就有一個是屬於定,就是心一境性。因此我們在培育定力的時候,要提昇自己的定力的時候,要記得如何去培育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只是心很單純的知道一個所緣;一個目標,不散亂,這個是培育定力的竅門;我們抓到這個竅門,我們可以少走冤枉路。

 

十、命根

 

下面我們講另外一個命根。命根(jvitindriya),(jivita)生命的意思。indriya是根。我們在講到色法的時候,也有一種是稱為命根,那個是屬於色命根。這裡講到心,講到心所的時候,也有命根,稱為「名命根」。名命根是維持心與心所的生命力,以使它們可以在其生命期間,可以存在與持久,否則它們將會在完成執行取所緣與認知所緣之前,就滅去了。所以命根的作用,就是取到維持名法的生命,維持這個心裡作用的生命;或者說它的生命本身就稱為命根。它的特相是能夠維持相應名法,也就是維持跟它一起生起的那些心理作用。作用是使它們發生,使它們有生命,使它們能夠維持,使它們能夠存在。表現是維持它們的存在,所有的心與心所能夠起作用,是因為有命根在促成它們。

 

十一、作意

 

我們現在一起來學習心所的部份,現在來講另外一個心所--稱為「作意」。作意這個名詞,它直接由巴利語翻譯過來manasikāramanasi是心意。kāra作、造做的意思。它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說到作意,有時候英文翻為make an idea;有時候可翻為留意;也翻譯成思維。作意的特相,是指引相應的名法朝向的所緣。它的意思,就是這種心理作用,它能夠帶領其他的心所都一起面向目標,面向對象。它的作用,是把相應的名法跟所緣連結起來,起到橋粱的作用;它把心帶到對象那裡,使它們之間連結起來。現起也就是面對所緣,對著對象。它好比是船的方向舵或者舵手。作意是令心能轉向目標的這種心所,通過作意目標才能得以呈現在心中。作意就類似於我們開汽車的方向盤,類似於船擺後面的舵或舵手,作意在影響到一個心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作意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我們稱為如理作意的(yoniso manasikāra),另一種是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āra)。正確的作意,可以使我們產生善的心;錯誤的作意,可以使我們產生不好的心,稱無為不善的心。它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呢?我們用心路過程的方式來說明。我們以意門心路過程為例,也就是說,當我們接觸到所緣的時候,經常我們的心會反應。我們在前面已經講到了,有了對象,心就會起作用,有了心必定會有對象,我們平時的生活,平時的日常作息,其實就是我們的心與對象之間它們互動的關係。在我們的心跟外界,包括自身,它們之間不斷的互動的時候,我們的心很自然的會造作善跟不善這些業。那造作善跟不善這些業,它們會如何生起善的?如何生起不善的呢?我們現在在這裡分析一下。這個意門的心路過程,是指我們的心的運作方式。當我們在遇到所緣,遇到目標的時候,就有這個是屬於作意的心所,作意的心所是發生在意門轉向心裡面,它的作意心所,這個是意門轉向。如果意門轉向裡面的作意,是屬於如理作意的話,那麼當這個作意的心一滅去了,接著七個速行心,它就是屬於善的心。為什麼呢?因為這一個意門轉向心,它是把心流拉向對象的作用。如果它拉得對,接著的都是對。它就好比是一個司機,在開一輛車,這輛車就比喻為名法,車的主人就好像我們所說的心。然後起作用的,走正確的路或走錯誤的路,就是這個作意。就好比是司機,如果走的路是對的,接著的都是對的,是這麼樣。所以如果作意是如理作意的話,那速行就是善的心;如果是不如理作意的話,這個意門轉向是不如理作意的話,那接這速行就是屬於不善的心。也就是說,我們開車的時候把方向盤打錯了,走錯了路,那接連著汽車,就是走向錯的方向。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它們之間是怎樣運作的?我們舉一個例,好像現在你遇到一個人,不喜歡的人,或者說經常跟你作對的人,你又不得不跟他在一起,可能他是你的同事,或者說是你的鄰居,諸如此類,你必須經常在一起,你見到他你就不高興,因為這是不可意所緣,不是冤家不碰頭,那你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你見到他,他即使沒有作任何的事情,你的心會排斥。因為你見到了他,所以這是你所接觸的所緣。然後你見到他,就想到他曾經跟你過不去,他曾經怎麼坑你?怎麼騙妳?怎麼中傷你?甚至它怎麼冤枉你?你就會這樣想,你這樣想的時候,這個就是不如理作意;接著你的心會對他產生排斥抗拒,你討厭他。因此由於不如理作意,我們執著這個人是怎樣的不好,那很多後面那些心就產生。假如我們同樣遇到這個人,我們想:其實他也是很可憐,或者你看,他都是在那邊整人,自己又很自私,都在造不善業,他造不善業,他也是屬於輪迴當中受苦的人。這樣的話,我們很自然就生起憐憫的心,生起了同情的心,那我們那種抗拒,那種討厭的情緒,很快就消失。或者我們生起業果智,我們為什麼跟他在一起呢?這不是緣份嗎?雖然緣有順緣,也有逆緣,有好的緣,有善的緣,有惡的緣,這些都是一種緣。既然是逆緣,我們承受吧!為什麼我們會遇到這種緣?沒有任何的現象、或事情、或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原因的。這種因,是由於我們過去生造作的;既然我們過去造作,我們現在遇到了,我現在就要承受!我們有敢當的心,這就是一種善心,所以這個是我們通過業果的思維。我們現在承受的有業的因,這個是我們自己造的,我們造的我們為什麼不敢承受呢?當我們這樣思維的話,我們就會明瞭這些通通都是我們造作的;如果我們這樣想的話,這些速行都是屬於善的。因為,這是含有業果智,這是我們知道因果,明白因果這種智慧。如果我們排拒,我們看到他怎樣的不好,怎樣的醜陋,怎樣的壞,這時候,我們的心是充滿不好的心念。或者別人沒有怎樣,只你看不順眼而已;有時候別人說話聲大一點,你就想他在跟你過不去;人家也許沒有這麼想,是你在那裡自作多情,自己多心,自己在那邊討厭,自己在那邊抗拒。所以這個還是有關於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這是可以變的,由於不如理作意,所生起的是惡的;由於如理作意,生起的是善的。

 

我在這裡講一個故事,《莊子》書裡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可以反應我們人的心理。古代有一個人,有一天,他的斧頭不小心丟了,他就想:這兩天有誰來到我的家裡。有一個鄰居的小孩曾經來我這邊玩過,我的斧頭不見了,這鄰居的小孩這兩天好像不敢來我的家玩。然後他就去觀察那位小孩,走路也鬼鬼祟祟的,說話也鬼鬼祟祟的,真的肯定是他偷的。假如不是他偷的,他走路、講話都不會那麼鬼鬼祟祟的,他也不會不敢來我家玩,以前一直都到我家玩。他後來就肯定是小孩偷的。又過了幾天,他又到他的樹林砍樹,然後他發現;原來他的斧頭丟在樹林內。他就想不是那個小孩偷的。後來他又去看那個小孩走路、說話的樣子,都不像是小偷的樣子。這個就是人的心理在作怪。如果不如理作意的話,很多東西都是看不順眼,很多東西都是想不開;但是一旦如理作意的話,很多東西都好解決。是不是?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心理?這種心理其實是人之常情,人就是這麼樣的。好像早上一起來,遇到一個不如理的事情,好像你睡過頭了;或者是你在開車的時候,突然有人超過你的車,你好像整天都不開心,看什東西都不順眼,作什麼事情都不開心。或者去到公司遲到了一點點,剛好被經理看到,你那一天都不開心。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我們遇到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由於這樣的話,你的心裡產生了排斥,所以你在看其他東西,做其他事,你的心已經不如理作意。

 

我們在一天當中,如果遇到了一件好的事情,比如今天突然見到一位很久不見的朋友,他突然打電話給你;或者說中了彩票,或者說老板加薪水。妳會感覺到做什麼事都很順很高興!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些心理呢?這個就是如理作意與不如理作意。如果我們想的東西是好的話,接著很多東西都是好的。如果什麼東西都往不好的地方想,接著很多東西都是不好的。當然在究竟意義上來說,如理作意就是:當我們注意到哪些東西是永恆的、是快樂的、是自我的、或者是圓滿的,那麼常樂我淨,那麼接著生起的,是不善的心;或者說我有你、我的這種見,有是、非的這樣的見,那麼我們這樣作意的話,接著生起的都是不善心。如果我們作意是無常、苦、無我,或者我們起業果智的話,這種作意是如理作意,接著那些接連的幾個速行都是屬於善的。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佛陀在如是語說到:「諸比丘,對於尚未達到而於無上解縛安穩住的有情比丘,我不見有其他一種內在的因素,能如一種因素如此多的幫助。諸比丘,此即是如理作意。諸比丘,能如理作意的比丘,能捨斷不善,培育善。」這是什麼意思呢?佛陀這一句話說到的是「有學的比丘」。比丘是佛陀所指的對象,有學的意思,是他還沒有完全完成他禪修的目標,還在修行的那一些人,稱為有學(sikkhā)。還在修行的人,他還沒有達到最終的目標,但是他有希望,他有意願,想要住於無上解縛安穩處(這裡的意思是完全斷除煩惱,能夠證入涅槃。)也就是說他還沒有證入涅槃,而又想要證入涅槃,想要解脫煩惱,這樣的修行人。在種種內在的因素當中,佛陀說他沒有見到任何其他那些因素,能夠像如理作意一樣那麼有幫助。外在的因素,佛陀說是善知識,善知識是一個想要修行的人最好的外在因素;而內在的因素,就是自心的因素,最好的最能夠對修行有幫助的就是如理作意。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佛陀說:「如理作意的禪修者,他可以斷除不善,他可以培育善。」如理作意,就如一個方向舵一樣,他可以把整個心帶到好的地方。所以,如果是錯誤的作意,後面整個都是錯誤的,都是惡的。

 

 

 

因此我們知道,在我們培育善法的時候,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我們在平時生活的時候,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我們要釐清,要分清它們,我們要培育如理作意。也就是說:任何事情我們要往好的地方想,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去思維,去注意,去留意。當我們遇到那些善的果報,好的事情的時候呢?我們不要得意忘形,我們要知道這只是我們善的果報;如果有些誘惑的時候,我們要加強自己免疫的能力,抵抗的能力。如果遇到逆境(我們所處的這個世間是不可能圓滿的)、我們經常都會遇到那些不好的緣,因為我們過去的不善業時時會成熟、我們會遇到這些,我們做事情很難一帆風順,我們做人也難每天都開心,是不是?但是我們可以做到每天開心,就是如理作意。遇到的事情可以是不好的,而且經常是不好的甚至是倒霉,倒霉到一出門就摔倒,但是他如果有一個很善良的心,他經常很多事情都往好的方面想,起業果智;或者說假如他有修行的話,他專注自己的業處,他又有觀智的話,他觀任何東西都是無常、苦、無我,這樣的話,他遭遇到不好,但是他的心在造善的業。而且還有一點,就是說業跟果之間,經常是攪結在一起的。我們現在遇到的果報,跟我們過去的業有關係;但是我們現在造善或不善的業,決定在我們自己。果報我們不能改變,要來的我們必須承受,好的我們要承受,不好的我們也要承受。就是順緣、逆緣,我們都要學會接受。但是往往沒有修行的人,從來都不去培育心的人,他們的習慣是好的生貪,不好的生瞋。好的就執著,不好的就排斥、抗拒。這個是屬於心它自然的反應。那麼這樣的話,他們貪也是不善,瞋也是不善。那也就是說,你一天到晚,你不用行善了。你遇到好的所緣,是你善的果報成熟;你一貪,你又造了新的不善業。遇到不好的所緣,你心裡又生起瞋,你又造了新的不善業。那你就始終在貪、瞋、癡裡面打滾打滾。你現在遭遇到不好的那些果報,你又造了新的不善業,這些新的不善業又會儲存,以後因緣成熟下,你還會繼續遭遇到不好的果報。因此我們說,我們的生活,我們這個世間是個因果網。這個因果網,就好像打死結一樣,越打越緊,越打越緊。我們如果聽聞了佛法,我們如果知道佛陀的教導,我們就應當要改變,改變的不是我們的果報,果報是不能改變的,果報我們有的只是承受。但是你學會了去承受的心情,就有了改變。同時當我們遇到那些好的果報的時候;比如現在已經有了錢,有了錢這是好的果報;然後用這些財富,你重新去作一些供養;或者說你去印一些佛法的書;當然你也可以享受,不貪著享受,享受你的果報;然後你將自己的財富去作功德。這樣的話,你善的果報成熟,你不僅沒有貪,而且你把它造更好的善因。如果我們遇到不好的所緣,好像遇到不喜歡的人,遇到仇家,我們學習一種忍受,菩薩修行中有一種就是忍辱波羅密,這是一種積累菩提資糧,何樂而不為。還有當我們遇到這些不好的時候,我們要知道,這是我們所造的不善業,我們現在遭遇到好的、不好的,我們知道這是我們過去所造的善、不善業的成熟。我們有業果智,我們在造新的善業;縱使遇到不好的所緣,我們也在造新的善業。還有我們起同情心,其實不僅僅我自己的苦,他也在苦。他在整我,我可憐,其實他更可憐;因為我只是在承受,他又在造新的惡業;這樣的話,我們又可以生起善的心,因為同情的心就叫作悲心。悲的意思就是憐憫。如果我們在遭遇到不好的所緣的時候,我們想:其實這些對我是一種磨練。佛陀在行菩薩道的時候,遭受磨練更多。我們這些,算得了什麼?既然我要學佛,我要解脫,我要證入正覺,我要證入菩提,我就要向菩薩學習。我們在向菩薩學習,我們就要依法而行。你生起這樣的念的話,那麼無論那些在難遭受的東西,你都能夠承受下來。這也是一種善心。所以不論我們遇到善,或遇到不善,如果我們習慣讓心追隨著自己的習性的話,不管我們的果報是善或不善,我們生起的都是不善心,因為這個是不如理作意。如果我們如理作意的話,遇到善的所緣,或不善的所緣,我們都在積累善業。所以,如理作意與不如理作意的區別在這裡。

 

那麼作意重不重要?如理作意重不重要?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佛陀說:「如理作意的比丘能夠捨斷不善,培育善。」我們學《阿毗達摩》有一句話很重要:「果報如此,速行可變。」果報如此,就是我們承受的果報,它是這麼樣的,就是不能夠改變的;但是速行可以變。它是怎麼變,關鍵在於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果報是善業也好,是不善也好,這個東西我們只有承受的份。但是你在承受這樣的東西,你的心是黏著或排斥,生起的就是不善。如果我們能跳出這一個框框,去認清所緣的本質,去認清我們心的本質,認清佛陀所說這個世間的本質,認清我們這個所謂身心的本質,認清業果它們之間的關係,我們這樣如理作意的話,接著那些速行都是善的,因此我們每天都會積累善業,每一天都可以修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