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中捨性

 

接著我們講下一個:中捨性(tatramajjhattatā)。它的意思,直譯就是處於中間的狀態。這裡的中捨性,它跟捨心的捨,是同義詞。但是這裡的捨,並不是我們說到的捨受的捨(upeka vedanā);這裡的捨,是指心的平恆、平等,處於中間的那種狀態。它的特點是使心跟相應的心所保持平衡。作用是避免過度跟避免不足。現起是中捨的旁觀心與心所。

 

中捨性也是很重要的,中捨性可以保持我們的身心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不會在極端的狀態。中捨它有幾種捨,有一種捨我們稱為禪那捨,如果一位禪修者,他證得了第三禪跟第四禪,特別是第四禪的時候,那個時候他的心是處於一種中捨的狀態,那時候他的憂受已經沒有了,喜受也沒有了,他的心非常平等,因此我們說第四禪的捨,它既包括了捨受、也包括了這種中捨性;還有另外一種,當一個人在修行觀智,修到很高的階段,我們稱為行捨智(sankhārupekkhāñāa)。sankhāra就是諸行,就是一切的行法。upeka是中捨。ñāa就是智慧。這個時候的中捨性是很強,當然sankhārupekkhāñāa是屬於智慧的捨。還有另外一種捨,是精進的捨,就是我們也不會過度的精進,我們也不會精進力不足,這種捨是稱為精進捨。

 

還有另外一種是四無量心當中的捨。四無量心,是哪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稱為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捨是什麼意思?就是對眾生的苦樂,保持中捨的狀態。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你很在意一個有情的話,當他快樂的時候,你的心會跟著很快樂;他受苦的時候,你的心會跟著他受苦,因為你很在意這個眾生。如果我們在對一切眾生,修行捨心的時候,修無量心的時候,我們知道其實一切眾生他們的苦樂,都是他們的果報。我們想到眾生現在享受樂的果報:他在享福,他有錢,他有容貌,有壽命,有健康,有很多眷屬,他現在處於很好的狀態。這個時候,他正在享受他的樂報,他的福報。當一個眾生短命,或者說有很多的災難,經常給人看不起,給人傷害,這個是因為他現在正在承受他自己的苦報。有了業果智的時候,你的心就不會偏向於任何一邊,不會對他的好的福報過度的興奮;也不會對他不好的境遇過度的消沉。這種心處於一種中捨的不會偏,不會過度,也不會不足,這個就稱為捨。捨就是我們作任何一件事情,心都是保持那種中等的狀態,不會極端。做任何麼事情不會極端,要嘛就是很衝動,很偏激;要嘛就很消沉,很消極,不會這麼樣。他做的時候是始終都不偏不倚,他做人也不亢不卑,不會高傲,也不會自卑,其實就是這麼樣,做人、對人、對事、對一切的對象,他都是保持中捨的那種狀態,平等的狀態。對人不會過度的親暱,也不會過度的疏遠,不會排斥,也不會黏著,這種情況在我們禪修的人更應當是這麼樣。這種心的狀態在《清淨道論》中有舉一個例子,在講捨覺支的捨也是這種捨。論中說:「這種捨,對我們禪修的人來說,好比一個人他駕著馬車,當這個馬車已經很平穩的走在大路上的時候,他既沒有必要去勒繩,也沒有必要去打鞭子讓馬跑快一點。」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說當我們的車開在高速公路,開110120公哩的話,我們既沒有必要去踩油門,也沒有必要去剎車,讓車子很平穩的走就可以了,就是這種狀態。我們禪修的時候也是這樣,假如說我們對自己的禪修所緣的心,已經可以很平穩了,那麼那個時候,沒有必要再去逼自己的心精進,也不必要去說我要放鬆,那個時候你的心已經處於一種很穩的狀態,就讓他持續下去,這種是屬於捨,這屬於中捨性。中捨性,如果是做為一個證悟的要素的話,它就稱為捨覺支。

 

我們現在從《清淨道論》這個比喻,和我們現代開車的這種比喻兩個例子中可以瞭解:我們禪修時是這樣;我們平時的生活,我們對人,對事都要這樣。只要心是很平穩的話,我們就不要過度;但是也不要不足,就是這樣去對待我們周圍的事情。同時我們也保持要起業果觀,要觀照:其實一切眾生的苦樂,都是由於業果。這樣的話,我們的心也不會過度緊張,也不會過度置之不理,也不會不聞不問。如此我們的心就變成既不會黏著於這個世間;也不會黏著於對象;也不會感覺到這個世間完全與自己無關而孤立,心只是處於一種中捨的狀態。如果我們可以做到,其實這種心,就是一種中捨性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