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79E9E95-0BCB-4C51-A5CB-6877654EFFD3.jpeg

 

 

 

 

 

 

 

 

 

 

 

 

 

 

 

 

 

 

 

 

 

 

 

 

 

 

 

 

 

 

 

 

十五、心所

 

講完了色法之後,我們再講另外一種究竟法,它是第二個究竟法,是屬於心所法(cetasika)。在以前我們談到了平時所處的這個世間,所接觸到的這些外緣外境,不乎物質現象跟心理現象,物質現象在《阿毗達摩》裡面稱色法。為什麼稱為色呢?佛陀說:「就是因為它們是會變壞的,會受到毀壞的,會遭到干擾的,所以稱為色。」這些色法在我們修行的時候,我們最主要是辨識我們這個五蘊的色身,同時我們還辨識他人的色身。辨識自己的色身是為了破除對自己身體的貪愛,辨識他人是為了破除對他人身體的貪愛,同時我們還要辨識那些無情的色法,比如說:一般人苦苦追求的鈔票、珠寶、財物等等,這些在我們修行的時候都要辨識,然後我們就會看到我們平常所苦苦追求的其實只是一堆時節生色。這個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修色法的原因。同時我們也要看我們之所以會對那個物質生起貪愛跟貪著,其實是由於心在起作用。如果只是物質,只是這些色法的話,那麼它也不會有痛苦,因為色法本身是不會有痛苦的,你踩它、你打它、你拿刀砍它、你拿槍射它,它都不會有痛苦,它們沒有情識,它們沒有感覺。有感覺的是有生命的,能夠起貪愛,甚至能夠解脫的,是屬於有生命的。因此我們在修毗婆舍那觀,修觀的時候,我們要觀色法,我們要由色當中解脫出來;我們也要觀心法,也要觀名法,然後從名法當中解脫出來。

 

什麼是名法呢?名法分為二大類:一類屬於心法,一類屬於心所法。心法,有時候古代翻為心王,其實這個也只是個比喻,也就是說,在我們所說心一生起,它不會單獨生起,它生起它必定伴隨著若干的心理作用一起生起。換句話說,我們的心在對外界作出任何反應的時候,它不是單一個心理在那裡起作用,還有很多心理作用同時在那裡起作用,其中可以清楚了別對象的稱為心,而其它伴隨著起生起作用的稱為心所,是屬於心的。所以,我們平時經常接觸各種各樣不同的人、事、物,在《阿毗達摩》裡面,其實可以簡化成最簡單的關係,這種關係就是名法跟所緣的關係。名法就是心跟心所,所緣就是心所認知的對象。為了讓大家更容易了解,就說名法是我們的心,這裡的心,嚴格來說就是名法。心平時接觸到任何外緣,包括我們自己也可以稱為所緣;所緣是什麼呢?所緣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顏色、聽到的聲音、嗅到的氣味、嘗到的味道、我們觸到的冷暖硬等等這些,還有我們想到的任何的東西,我們能夠想到、我們能夠知道。能夠感覺到的,這些東西都稱為所緣,就是心的對象、心的目標。我們以後在討論名法時候,我們要記得,這是最基本的關係。同時我們要知道,只要有名法必定會有所緣,或者說只要有心,就必定會有心的對象,不可能有心是沒有對象的;這個是最基本的關係;因為心本身,我們稱為名法。我們稱為心,是因為心能了知所緣。稱為名法,為何稱為名法呢?名法的意思,是朝向所緣,心面對所緣,朝向對象,而且作為名法,它可以知道所緣。我們眼睛是有眼識可以看,耳識是可以聽,心可以想各種各樣的東西,概念的造成就是在我們心裡所想的。因此我們在討論到名法的時候,我們可以先了解這個,我們說到的名法,它其實包括了心跟心所。所緣其實也可以用對象來講,我也嘗試把所緣改成對象,到了後來感覺非常彆扭,為了統一,我們現在用所緣,但是如果我們一講到所緣大家要知道,這是我們心的對象,比如大家現在坐在這裡聽我講課,我的聲音就是大家的所緣,你們看著我,我就是你們的所緣,你們看著黑板,黑板就是你們看的所緣,也就是對象。你知道這關係就好,然後我們現在之所以能看能聽,這個就是屬於我們的心,就是名法。這種關係一理解好了,那以後的都好說。

 

十六、心所的四個特點

 

心所有四個特點,心所它是屬於心的,或者在英文裡說mental propertymental就是屬於意思的,心的。property很多的因素。心所跟心都稱為名法,其中心所它的生起必定跟心一起生起的,而滅去一定是跟心一同滅去的。有時候我們說色法它可以跟心同生,但是它跟心不同滅,不過心所法肯定跟心同滅,而且心跟心所都是取同一個對象,並且跟心一樣依同一個依處。我們說眼識,眼識這個識是一個心、再加上七個心所,我們在看的時候,已經有八種名法在起作用了,其中一種是屬於心,另外七種是稱為心所,這就是有八種心理作用在同時產生。我們現在聽課,如果是有歡喜又有智慧的在聽課的話,那麼在聽的每一個速行裡面已經有三十四個名法在同時起作用。所以心其實很複雜,怎麼複雜法,當我們在講的時候大家就可以慢慢理解。大家要知道,其實我們的心不是單獨運作,是很複雜的過程,而且很快速的在那邊運作。我們之所以要在修名法之前要觀心,之前我們一定要先觀色法,那是因為色法是它們的依處,因此我們說心跟心所它們同樣擁有一個依處,在我們的身體就是六種依處而已。它的依處就是眼依處、耳依處、鼻依處、舌依處、身體的依處跟心所依處;在《阿毗達摩》裡面,究竟法有四類的究竟法,它們是色法、心法、心所法跟涅槃。涅槃只有一種,或者稱為無為法,它沒有第二種;色法共有二十八種,我們已經學到了;心法有八十九種或者有一百二十一種;心所法有五十二種。我們先講五十二種心所法,當我們講到這些心所法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到每一個心所,這些都是我們所擁有,我們具有的心理作用

 

 

 

十七、五十二種心所

 

五十二種心所法之間是怎樣分類的呢?其中有七個是屬於遍一切心的心所;遍一切心的心所,就是所有的心裡面都有這七個心所。還有六種雜心所;雜心所的意思就是說有的時候會有,有的時候會沒有,它不一定會生起,而且生起的時候它不是一起生起,可能會這個生起那個沒有生起,那個生起這個沒有生起。還有十四種不善心所;不善心所就是當我們生起那些惡的念頭;不好的念頭的時候,這些心所就在那裡起作用。貪、瞋、癡其實就是這些心所。還有二十五種是屬於美心所,美心所包括了我們所說到的善心所,但是之所以稱為善而不稱為美,是因為美的範圍更廣。美,巴利文sobhana就是美好的、莊嚴的、好看的。我們要知道,心所的生起有一定的規律,就是心生起,它必定會伴隨著心所生起,就好像說當我們在辨識心的時候,一定會有心所;也好像說:國王來了,他必然不會單獨一個人來,他會伴隨著若干的隨從來。那國王就如同心,而這些隨從,這些大臣,或者這些執行各種不同作用,的我們就稱為心所。任何的心在執取這些外在為所緣的時候,心在執行自己的作用。心執行作用的時候會有許許多多其它的心理作用一起在執行,這個就稱為心所。因此我們要探討這些,它們之間的生起,它們的組合是有規律的。我們先來學習七個遍一切心的心所。


 

 

 

 

 

通一切心所( abbasamanaethically varibles ) 十三個

 

美心所(sobhana cetasikabeautiful  factors) 25

 

遍一切心心所(sabbacittasadharana 

 

   cetasikauniversals ) 七個

 

  1. ( phassacontact 接觸)

 

  2. ( vedanafeeling 感受)

 

  3. ( sabbaperception 印記)

 

  4. ( cetanavolition 意志)

 

  5.一境性( ekaggataone-pointedness)

 

  6.命根 ( jivitalife faculty維持一剎那心識之命)

 

  7.作意 ( manasikaraattention 注意)

 

遍一切美心心所( sobhanasadharana cetasika

 

   beautiful universals )  十九個

 

1. ( saddhafaith )

 

2. ( satimindfulness )

 

3. ( hirihirishame )

 

4. ( ottappafear of wrong )

 

5.無貪 ( alobhanon-greed )

 

6.無瞋 ( adosanon-hatred ) 

 

7.中捨性 ( tatramajjhattataneutrality of mind )

 

8.心所輕安( kayapassaddhitranquillity of mental body )

 

9.心輕安 ( cittapassaddhitranquillity of consciousness )

 

10.心所輕快性( kayalahutalightness of mental body )

 

11.心輕快性 ( cittalahutalightness of consciousness )

 

12.心所柔軟性( kayamudutamalleability of mental body )

 

13.心柔軟性(cittamudutamalleability of consciousness)

 

14.心所適應性(kayakammabbatawieldiness of mental body)

 

15.心適應性(cittakammabbatawieldiness of consciousness)

 

16.心所練達性(kayapagubbataproficiency of mental body)

 

17.心練達性(cittapagubbataproficiency of consciousness)

 

18.心所正直性 ( kayujukataproficiency of mental body )

 

19.心正直性 ( cittujukataproficiency of consciousness )

 

 

 

*14.心所適應性=心所適業性  15.心適應性=心適業性

 

*kaya在此指心所精神的成份(mental factor)

 

雜心所( pakinnakaoccasionals ) 六個

 

 1.(vitakkainitial application專注目標)

 

 2.( vicarasustained application

 

繼續專注目標)

 

 3.勝解( adhimokkhadecision 確定所緣)

 

 4.精進( viriyaenergy )

 

 5.( pitizest )

 

 6.( chandadesire )

 

不善心所(akusalaunwholesome factors )

 

   十四個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akusala sadharana   

 

   cetasika ) 四個

 

 1. ( mohadelusion )

 

 2.無慚( ahirikashamelessness )

 

 3.無愧(anottappafearlessness of wrong )

 

 4.掉舉(uddhaccarestlessness忐忑不安)

 

貪因組心所三個

 

  1. ( lobhagreed )

 

  2.邪見 ( ditthiwrong view )

 

  3. ( manaconceit )

 

瞋因組心所四個

 

 1. ( dosahatred )

 

 2. ( issaenvy )

 

 3. ( macchariyaavarice )

 

 4.惡作 ( kukkuccaworry )

 

離心所( viratiyaabstinences離邪語.邪業.邪命) 三個

 

 1.正語 ( samma vacaright speech )

 

 2.正業 ( samma kammantaright action )

 

 3.正命 (samma ajivaright livelihood )

 

有行心所兩個

 

1.昏沉 ( thinasloth )

 

  2.睡眠 ( middhatorpor )

 

無量心所 ( appamabbaillimitables ) 二個

 

 1. ( karunacompassion )

 

 2. ( muditaappreciative joy )

 

癡因組心所一個

 

   ( vicikicchadoubt )

 

慧根心所( pabbindriyanon-delusion ) 一個

 

  慧根 ( pabbindriyawisdom faculty )

 

十八、七個遍一切心所(觸)

 

    七個遍一切心的心所--遍一切心的心所(sabbacittasādhāraa)的意思就是八十幾種心,任何的心,稱為一切心;所說的遍(sādhāraa)的意思是全部都有,所以我們知道這七種心所,是所有的心都擁有的,它們是心的最基本作用,心理上產生的最基本的作用,是心所在執行識知對象的過程中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了這七種心所中的任何一種,心就根本不可能起認知對象,認知目標。這七種我們先講第一種觸(phassa),觸的特相、它的特點是接觸,我們講到這裡的觸,就是接觸,它是由巴利語phassa來的,就是去碰或者去碰觸、碰到的意思。但是我們不應當去解釋,是這個色法在碰我們的身根,並不是說有東西來碰我們這才叫觸。在心的生起,心取任何外在目標的時候,心之所以能夠跟目標發生作用,能夠發生作用的就屬於觸,這種作用就稱為觸。或者我們用另外一種話來說,這是指心去接觸目標。它的作用是撞擊,導致心跟對象撞擊和接觸,它們可以連在一起。表現為識依觸與所緣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現於諸門的淨。觸是一個心所,通過觸心才得以接觸目標,從而帶動了整個心理的過程,心理的活動。所以我們在講到心所的時候,第一個講到的就是觸。也就說心跟目標有接觸,其它的心才能夠起作用,如果連接觸都沒有的話其它就談不上。

 

 


我們又再嘗試去觀照色聚裡面的究竟色法。我們就以眼處門,就是眼睛這個地方為主,我們去看。我們的眼球裡面是有二種透明的色聚,我們在看眼處的五十四色,其中有講到明淨,明淨就是透明的,眼十法聚跟身十法聚這二種色聚是透明的色聚,其它的四種是不透明的色聚。要如何辨識眼十法聚呢?我們可以先嘗試取旁邊的一粒色聚,或者說取它的顏色,然後我們再看這一粒的透明色聚對顏色的撞擊是否有反應?如果有,它就是屬於眼淨色;我們去辨識眼淨色的地水火風,去看地界的硬粗重或者軟滑輕。如果我們在看它的黏結成形,這個就屬於水;它的溫度是火。它的支持的相或是動的相,這個就是屬於風;它本身色聚的顏色是屬於色。它的氣味是屬於香。它的味道是屬於味。然後它的營養素是屬於食素。因為這一粒色聚是屬於業生的,它是屬於有命根的,在加上本身是透明,這種透明是屬於眼淨色。因此一共有十法。我們在眼處門就依次的辨識眼十法聚裡面的十種究竟色法;這個大家修行的話就很容易明白。如果我們可以辨識到眼十法聚之後,我們再去辨識另外一種稱身十法聚的透明色聚,看它對於顏色的撞擊沒有反應;它對旁邊那些硬、軟、溫度等等有反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眼睛不僅僅能夠看,有沙入到眼,眼有時候會痛,這種會感覺到痛就是屬於身淨色的作用。不僅僅能看,有時候也會感到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