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實相20/38 第六章 禪修的要領2/4
[岩松]
修習隆波田內觀的幾個誤區
隆波田內觀傳自泰國,由於傳播的中間環節以及人們對內觀先入為主舊觀念等原因,存在著以下幾個重大誤區。
第一個誤區:在練習隆波田內觀的過程中,需要覺知肢體上所有的細微的感受
由於隆波田內觀的指導老師是泰國人,不懂漢語,因此在中間環節被人為的加上了上述觀點。隆波田內觀的要點是,肢體移動時要知道動;肢體停止時要知道停。肢體上細微的感受是隨著覺性的增強自然知道的,而不是刻意去知道。由於初學者的覺性不夠強,需要集中精力才能知道細微的感受。而集中精力的修行就變成了專注。
第二個誤區:手臂移動的速度過於緩慢,兩個動作之間沒有停
如果手臂移動的速度過於緩慢,兩個動作之間沒有停,那樣很容易修成奢摩它(samatha)定。 修成奢摩它(samatha)定就遠離了解脫這個目標。初學者手臂移動的速度應該以隆波田的示範動作為準,不能以任何人的動作為準。待覺性提高後,可以適當加快移動速度,以覺性能跟得上為標準。
第三個誤區:有一定的定力才能修觀
修習隆波田內觀只要簡單的知道肢體的移動和停止就可以了,而知道肢體的移動和停止是不需要任何定力的。有人誤以為在沒有任何的妄念生起的前提下才能修觀,因此修觀需要一定的定力。這種觀點是嚴重錯誤的。古人雲:煩惱即菩提。沒有妄念升起,如何看清身心實相? 看不清身心實相,如何覺悟?
第四個誤區:把隆波田內觀作為修習其他方法的一個補充
隆波田內觀是一個獨特的、簡單的、易學的、完整的、圓滿的修行系統。這是一條最直的、沒有任何拐彎的通往涅槃的高速公路。修習隆波田內觀不需要添加任何內容,也不需要減少任何內容。更不能把隆波田內觀嫁接到其他方法中去。如果把隆波田內觀作為修習其他方法的一個補充,就好比一個人同時走在兩條路上。最終的結果是兩條路都走不通。
隆波田為什麼不教導如何觀心和看念頭?
隆波田為什麼不教導如何觀心和看念頭?難道隆波田不懂得如何觀心和看念頭?筆者嘗試著回答這兩個問題。所謂觀心‘就是(真正)知道自己內心情緒的生起、存在和消失。 內心的情緒包括生氣、高興、悲傷、鬱悶、嫉妒、焦慮等等。
首先需要釐清的第一個問題是,用什麼去觀心、用什麼去看念頭。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第一個答案是用感覺去知道心的狀態,用一個‘假(想的)我’去‘看’(實際上是回憶)念頭;第二個答案是用覺性去知道內心的情緒,也就是觀心,用覺性去看念頭。
當我們用感覺去觀心時,此時已經被情緒捲了進去;當我們用‘假我’去‘看’(實際上是回憶)念頭時,看到的只是念頭的影子。用感覺去觀心以及用‘假我’去‘看’(實際上是回憶)念頭,實際上是在打壓情緒,打壓念頭。這種修法叫奢摩它(samatha)。
用覺性去觀心、去看念頭是修毗婆舍那(vipassana)。什麼是覺性?覺性就是內心的眼睛,這隻眼睛就是專門用來覺察身心實相的,也就是專門用來觀心和看念頭的。覺性去觀心和看念頭,是一種本能。本能的東西是不需要別人教,也不需要學。就像我們一生下來,我們的肉眼就會看東西,這種‘看’是天生就會,不需要跟老師去學。
隆波田一定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從不教導人們如何觀心和如何看念頭。他只是教導人們培養覺性,也就是教導人們如何睜開內心的眼睛。當我們培養出強大的覺性,也就等於睜開了內心的眼睛。內心的眼睛睜開了,自然就看到了身心實相。這是不需要老師教,也不需要跟老師學的。
那些不教導培養覺性、只是一味地教導觀心和看念頭的老師,用這種方法來教導當代人,無疑是在教導瞎子如何去看東西。那些沒有培養出強大覺性的人,如果直接去觀心和看念頭,無疑是在揠苗助長。
隆波田內觀開始是覺性,中間是覺性,最後還是覺性。有人認為隆波田內觀簡單,修法很粗糙,那是因為他不是真正地瞭解隆波田內觀。真正瞭解隆波田內觀的人,就會知道隆波田內觀是一個簡單、直接、圓滿的修行體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