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實相26/38 第七章 智者之教導4/7
[岩松]
生命無常及其誘惑之本性
一個人在一個樹木茂盛,佈滿荊棘和碎石的樹林裡急走。突然,他驚恐地發現,一隻大象出現在他身後,緊迫不捨。恐慌之極,這個人拔腿就跑。不久,他看到一個枯井,趕忙跑了過去,想藏躲起來,但他又恐懼地看到井底有一條毒蛇。
由於沒有其它脫逃方法,他只好跳到井裡,一把抓住一根長滿荊棘的蔓藤。抬頭一看,他看見兩隻黑白老鼠正在哨著蔓藤。在他的臉上方有一個蜜蜂巢,不時掉下幾點蜜汁。
此愚昧之人,不正見他所處環境的危險,貪婪地品嘗起蜜汁。一個善良之人自願給他指出一條脫生之道。但是此貪欲之人以各種藉口開脫,直至他盡情地享
受完。
此佈滿荊棘之路就是此娑婆世界,生死大海。人生不是以玫瑰花鋪設而成的安樂窩,其中充滿了要加以克服的各種艱難困苦,要忍受多種對抗和非正義的批評、攻擊和侮辱。這就是生命曲折之道。
在此,大象喻指死亡,毒蛇為年老,蔓藤為出生,兩隻老鼠為白天黑夜,一滴滴蜜汁意指變化無常的物欲本性。這個人代表了所謂的‘有情眾生’。那一善良之人指的是佛陀。
——選自《覺悟之路》一書
為何我生如此
為什麼人有富有貧窮、長壽短命,聰明愚鈍的差別?佛教的業果法則能夠解釋人類差異及不平等的問題,瞭解業果法則能幫助我們改善、掌握自己的未來。
‘業’可解釋人生的差異
許多人並非一生下來就是佛教徒,但卻為佛教中業的理則所吸引,因為它解釋了為什麼每個人都會有不同差異,以及明明是個好人為何卻在這一生受盡苦難的原因。
我認識一名義大利人,他花了極大的精力去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及差異性的問題,他一直反複思索這些問題,也詢問過許多人,卻一直得不到滿意的答案。有一天,他拿到一本佛書,當閱讀到有關業的法則時,他非常滿意業的解釋。
於是,他決定更深入地研讀佛學,並前往東方剃度出家,成為佛教僧侶,直到他八十歲往生為止,都維持著佛教僧人的身分。這一切都是源於他被業的法則所吸引的關係。
業不是道德軌範,如果認為它是道德軌範,那將令人不禁聯想到會有個人坐在那兒審判人類。其實,沒有任何人會坐在那兒審視人們所做的一切,只有業的法則。業不是道德審判,沒有所謂的‘賞罰’,根據業的法則,假使你做了一些善行,就會得到好的結果,反之,你做惡行,就會有惡的果報。而這些好或壞的結果並不是任何人賦予你的,也不能被當成一種賞罰。業是一種不需要立法者,便可自行運作的道德法。
都提婆羅門的故事
人跟人之間不平等與差異性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古今的思想家。佛世時,有一位名叫都提的婆羅門,他是一個非常富有的百萬富翁,但不相信慷慨與佈施。他說:‘如果你佈施,就會變窮,所以不要佈施任何東西。’吝於付出,使他成為一個百萬富翁,到他死時都是如此慳吝。不過,由於他這般地戀著他的財富,
所以死後便投生為自己家中的一條狗。
有一天,佛陀來到都提的家,那條狗見到佛陀,就一直對著佛陀吠叫。佛陀回答:‘噢,都提!你尚為人身時即非常無禮,現在你仍無禮地對我吠叫,這將使你投生到地獄的。’當佛陀這麼說,那條狗想:‘噢,隱士笱達瑪(Gotama,喬達摩)知道我是都提。’然後就憂傷地走到一堆灰燼中躺下。
這個婆羅門有個叫做須婆的兒子,他最喜愛由他爸爸所投生的那只狗,他替這條狗設置了一個特別的地方,當發現那條狗走到灰燼堆裡時,他非常驚恐。在得知喬達摩曾對狗說了一些話,使得牠沮喪消沉後,他就去找佛陀詢問這件事,於是佛陀便告訴他事情的始末。
須婆心想:‘根據婆羅門的教義,我的父親應該投生成為婆羅門才對,但是笱達瑪卻說我父親投生為一條狗,笱達瑪一定是隨口說說。’他回到佛陀那兒與他爭論,佛陀問須婆他父親是否有一部分的財產沒有公開,須婆回答:‘是啊,的確有一大筆錢不見了,而父親也沒向我透露。’
佛陀告訴須婆,要他在接近睡覺時間時再去喂狗,順便詢問有關那筆財產的下落。須婆想,如果佛陀說的都是實話,就能找出那筆財產;如果不是,那就能指控佛陀撒謊。
須婆在晚間餵狗食時,問了有關那筆未公開的財產。那條狗起身並帶領著他前往錢財藏匿的地點,須婆挖出並重新取得了這筆財產。
眾生是自己業的主人
之後,須婆來到佛陀那兒,向佛陀請法,
他問為何每個人皆不相同?
為什麼有人長壽而有人短命?
他也問為何有人多病或較易生病,而其它人卻健健康康?
為什麼有人醜陋,但有人美麗?
為何有人朋友很少,有人卻交遊甚廣?
為什麼有人富有,有人卻貧窮?
有人出身高貴,有人卻不是?
有些人生得聰明,有些卻資質駑鈍?
佛陀回答了他的問題:‘噢,年輕人!眾生是他們自己所造之業的主人,是自己業的繼承人,業是他們的父母、親人與庇護人,是業使人有優劣之分。’佛陀給了須婆一個非常簡短的回答,但須婆並不明白,於是佛陀詳盡地闡述了業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