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279A8-2094-448A-AC81-F4581C29EBCD.jpeg

洞見實相21/38 第六章 禪修的要領3/4

[岩松]

修習隆波田內觀不要拘泥於手部動作、經行等

 

最近聽到這樣一種觀點,那就是:‘修習隆波田內觀不要拘泥於手部動作、經行等’那些都是形式,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知道當下的動作。‘這個觀點在理論上是成立的’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這個觀點是否適合所有人,是值得商榷的。

 

由於中國人與其他國家的人相比,有著很強的專注力,也就是執著心非常強。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隆波田內觀引進中國的初期,85%以上的學員都修成了奢摩它(samatha),而不是毗婆舍那(vipassana)。

 

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中國初學者,在拿出專門的練習時間、練習規律的手部動作和往返經行的情況下,都無法用覺性去知道當下的動作,就更不用說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知道當下的動作了,因為那是更加困難的事情。據我所知,有不少學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練習,結果都修偏了,變成用注意力去知道,偏離了毗婆舍那(vipassana)這條路。

 

所以說,‘不要拘泥於手部動作、經行等,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知道當下的動作’這種觀點並不適合大部分中國的初學者。這如同游泳,首先必須在游泳池裡,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游泳,待游泳技術提高了,才可以到大海裡去游。有的人自作聰明,在游泳池裡都不會游,就跑到大海裡去,如此行為,不被淹死才怪。

 

經過本人兩年多的探索,發現對於大部分中國的學員來說,必須首先練習原地經行,待粗重的煩惱習氣去掉以後,覺性提高了,才可以再去練習規律的手部動作和往返經行。待覺性進一步提高後,方有資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知道當下的動作。

 

隆波田內觀是一部洋品牌的汽車,來到中國後並不適合中國的路況。因此必須對它加以適當地改裝,方能安全地在中國的路上行駛。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為何練習手部動作時念頭很少?

 

有一次禪修課程期間,有幾位學員問到為何練習手部動作時念頭很少,內心平靜,但是練習原地經行就會念頭很多?這是因為大部分初學者練習手部動作時,容易用感覺去知道肢體的動和停,而非是用覺性,從而形成了專注。有了專注,念頭就被壓住了,不容易生起。

 

由於原地經行這個練習方法的獨特性,練習時很難形成專注,容易用覺性去觀照,所以在練習時念頭有時會很多。基於大部分初學者練習手部動作時容易落入專注的情況,建議初學者在練習時以原地經行為主。

 

念頭越多,覺知的機會就越多。因此,練習過程中念頭多是一件好事。有人認為,修行是為了使內心得到平靜。念頭越少內心就越平靜。這是一種不正確的的知見。

 

其實,修行是為了洞察身心實相,體驗身心的生滅變化,由此滅除內心的執著與煩惱,最後超越生死的束縛,得到真正的自在。

 

因材施教

 

前不久,單獨指導了一位學員練習原地經行。這位學員有多疑的舊習氣,總是懷疑自己練習的方法是否正確。一有懷疑的習氣冒出來,他就反複地檢查自己的動作。

 

針對這種情況,我專門對其作了指導。我告誡他,當反複懷疑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時,就暫停練習。待懷疑的舊習氣消失後,再練習。因為,當懷疑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時,他就會反複地去檢查自己的動作。

 

反複檢查自己的動作,意味著關注自己的動作。關注自己的動作,就意味著用心、用注意力。如此一來,不但原有的舊習氣無法拔除,還增添了新的習氣——專注。

 

另一位學員煩惱習氣比較重,經常被身體的疼痛和負面情緒捲進去。針對該學員情況,我告誡他,越是在最困難的時候,越要用功。

 

從以上兩位元學員的情況來看,同樣都是在練習過程中遇到了障礙,得到的指導卻是大相徑庭。因此希望大家——不要私下把我給你的告誡,再告訴給其他人。因為適合你自己的方法,未必適合他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佛法與滅苦 的頭像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佛法與滅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